第5章 侯大利进入105专案组-《侯大利刑侦笔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侯大利道:“经常来。”

    进入公墓石板小径时,侯大利被无形的压抑所笼罩,心情灰暗。

    朱林背着手走在前,侯大利默默地跟在其身后。朱林在陵园内小山上绕了几圈,来到一座老墓,默默看墓碑。墓碑前有菊花和香蜡残迹,墓碑上镶嵌江州惯用的瓷质相片,相片是一个保持微笑的靓丽女孩。这个女孩与杨帆年龄相仿,青春洋溢,与公墓整体氛围形成强烈的反差。

    “丁丽,丁晨光的女儿。”朱林轻声道,似乎怕惊醒墓中沉睡人。

    侯大利胸中涌出一股闷气,顶在胸口格外难受。

    “不管是否成立专案组,我们都有责任将凶手捉拿归案。每年都有新案子发生,在老案子长期不能侦破的情况下,只能暂时放下老案,有了线索再办老案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既然成立了105专案组,我们就不能混日子,全力以赴破案,哪怕在退休前能破上一个,这辈子刑警才没有白当。”朱林站在墓前,似乎是与侯大利说话,又似乎在自言自语。

    在受害人墓前,与相片中的受害人目光相对,侯大利不由得想起了杨帆。丁丽其实比杨帆年龄大得多,由于其生命同样定格于青春岁月,这让侯大利产生两人年龄相当的错觉。

    在丁丽墓前站了一会儿,朱林又带侯大利走了另外两个墓,皆是将要移交到专案组的几个未侦破命案的受害人。朱林熟悉这几个受害人在墓地的位置,总能找到前往墓地最便捷的小道。

    “还有一个叫蒋昌盛的受害者,家在世安桥附近,没有埋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听到“世安桥”三个字,侯大利浓厚的眉毛收紧。

    朱林突然道:“带我去看看那个女孩。”

    侯大利惊讶地看了朱林一眼,没有多问,转身朝杨帆墓地走去。两人来到杨帆墓前。朱林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墓碑。墓碑上写着“爱女杨帆之墓”,落款是“父母泣立”。碑面很简单,蕴藏无尽悲痛。

    两人在墓碑前并排而站,过了一会儿,朱林在心里对墓碑上女孩子默默地说道:“侯大利是好小伙,你的眼光不错。安息吧。”

    墓碑上,杨帆一直在注视侯大利,两人目光在空中交织。杨帆所写情书再次如约而至,从脑海深处涌现出来,每个字都在深情地呼唤侯大利。

    离开杨帆墓后,朱林道:“你明白我今天为什么单独叫你来看公墓吗?”

    侯大利点头后又摇头。

    朱林背着手,走在前面,花白头发让其平添几分仙风道骨:“专案组是临时机构,用得不好,这个机构屁用没有。用得好,这是一个可以办大事的平台。你要抓好专案组内务,把物证室、档案室和设备室等必要机构建起来,做好打大仗和持久战的准备。专案组,将以你为核心。你心里要明白这一点,承担更大的责任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是我?”

    “只能是你,没有人能承担这个责任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你还是坚信小杨是被害吗?”

    “虽然没有任何证据,但是我始终坚信,没有外力,杨帆无论如何也不会掉进河里。”侯大利指了指脑袋,道,“她骑车经过世安桥的画面在我头脑中形成了电影片段,一遍一遍放映。”

    “刑警其实挺忌讳带入个人感情,带入过多感情,会影响判断,甚至导致严重后果。但是,人之所以为人,就是因为有感情。你要控制感情,不能因为感情妨碍案侦工作。如果,我说的是如果小杨果真是遇害,那也只能是从其他案件中牵出来。凭当时现场条件,无法破案。”

    朱林说到这里,停下脚步,道:“这就是你能承担责任的原因,慢慢想,会明白的。”

    车沿着小山坡向前,将无数丧葬用品小店抛在车后。朱林将想说的话讲出来以后,变成闷嘴葫芦,坐车来到专案组驻地后,没有再多说一句。

    葛朗台和樊傻儿一直在刑警老楼等着支队长和侯大利。

    樊傻儿在一楼锻炼出来,散发极具雄性色彩的汗臭,道:“奇怪呀,葛朗台居然想请客呀。”

    “樊傻儿,拜托你赶紧冲澡,味儿刺鼻。”葛朗台衣冠楚楚,身上尽是名牌,与眼前的粗警形成鲜明对比。

    樊傻儿用毛巾擦汗,道:“葛朗台,铁公鸡拔毛了。”

    葛朗台道:“到了新单位,请老领导老同事吃个饭,算是拜码头。我自己掏腰包,不花单位的钱,你少在旁边说风凉话。”

    葛朗台做刑警之时,与樊傻儿一起执行过多次任务,还曾在一起蹲点三天。两人是老熟人,说话随便。

    听到车响,葛朗台到走道瞧了瞧。几分钟后,他来到侯大利办公室,进屋后拉着侯大利的手,热情地道:“今天专案组开门大吉,晚上喝一顿。我请客。”

    侯大利道:“好。今天你请客,改天我请客。”

    葛朗台豪爽地道:“那就一言为定,我去请支队长。”

    朱林在窗台上种了盆文竹,正在修枝,葛朗台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葛朗台请客,难得难得,去。”朱林以前在当支队长时,时刻板着一张脸,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,部下望而生畏。他来到专案组后变得和颜悦色,极有亲和力。

    葛朗台笑道:“能请动支队长,我面子有光,晚上吃大餐。”

    葛朗台如此热情组织饭局自有其用意。他妻子的家族在江州做生意,还算不错。得知侯大利居然被调到专案组,顿时大喜,这是将家族生意带入国龙集团的绝佳机遇。

    当晚聚餐相当成功,大家都喝了不少酒。唯一的遗憾是田甜没有参加,专案组不算聚齐。

    有了侦破杨帆案的强烈动机,侯大利主动推动建设专案组任务。市局用钱不太方便,他就委托夏晓宇公司依照刑警支队设置对刑警老楼进行了改造,购买了一批塑料箱,用来放置物证,还购买了一批铁皮文件柜,用来装卷宗档案。

    丁晨光派来专门联络专案组的常总得知侯大利以“警民共建”的名义拉赞助买设备,专门找到朱林,将后面的事情接了过去。常总按照购置单又采购了多用途现场勘查箱、现场强光搜索灯、足迹搜索专用灯、立体痕迹提取箱等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设备,赞助给专案组。

    十天后,副局长刘战刚来到专案组,先是站在老办公楼前缅怀了青春,这才到二楼与朱林见面。两人在屋内谈完正事,又到三楼参观新建的设备室、物证室和档案室。

    刘战刚感叹:“全局经费都紧张,唯独专案组日子潇洒呀!”

    朱林道:“这是警民共建嘛。专案组不接受现金,共建单位送点办公用品,不算大问题。”

    来到三楼会议室时,侯大利正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。由于精神高度集中,他没有注意两位领导走到身后。

    三楼会议室老黑板是原刑警支队研究案情所用。那些年,凡是重大案件都曾经在黑板上出现过,无数岁月里,粉笔写了又擦,擦了又写,见证了江州重大刑案的风风雨雨。

    黑板上是移交到专案组五个未破命案的摘要。侯大利将发案时间、地点等最基本要素写了下来,然后站在两米外,抱手思索。

    刘战刚故意问道:“这些要素在卷宗里都很清楚,你这样做有什么目的?”

    侯大利听到说话声才见到两位领导在身后,打过招呼后,道:“破案类似于数学应用题,要将所有能找到的证据列出来,根据证据解出答案。我把所有卷宗要素列出来,是想找到一条线索能将案件串联起来,线索上附带的信息肯定会反映到最基本要素中。只不过,我们现在还无法识破锁定信息密码。”

    刘战刚道:“刑警队尽量少用绕弯子的话,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你刚才的意思,不要有歧义,不要让大家在理解上费脑子。”

    朱林不客气地道:“说人话。”

    侯大利道:“我想找到串并案依据。”

    刘战刚道:“你是受支队长影响,总是认为可以串并案。”

    朱林解释道:“我压根没有和侯大利讨论过案情,他自己在琢磨。”

    刘战刚今天是顺路来到刑警老楼,临时停车,准备看一看专案组运作情况以后便离开刑警老楼。他内心深处其实和局长关鹏一样,对专案组侦办五件未破命案积案不抱希望。专案组虽然未必能破案,由于牵涉到丁晨光这类大投资商,问题便复杂起来,上升到是否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,所以专案组不管能否破案,至少领导要足够关心,这是态度问题,必须认识到位。

    主管刑侦副局长检查专案组工作,这对朱林来说是一次可以借领导权威来凝聚人心的机会。朱林经历沉沉浮浮很多事,将人心看得很透,他此时没有了支队长职务,要想把队伍团结起来做点有价值的实事,还真不是一般的难,拉大旗,作虎皮,有时很必要。

    专案组第二次会议随即召开,主管副局长刘战刚亲自参加。

    六人聚于会议室,由侯大利介绍五个案件的基本情况。

    第一个案件是丁丽案。

    发案时间是1994年10月5日18时17分,当时正在下雨。

    讲到第一条时,侯大利心里就咯噔一下,因为杨帆失踪那天,随后也下起暴雨。他暗道:“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巧合?”

    遇害地点:江州市中山街道235-1号机械厂家属宿舍2楼左边房间。

    案件经过:10月5日,丁丽被害于家中。受害人全身赤裸,颈部被切开,共有六处刀伤,有猥亵迹象,未发生性行为。

    致死原因:锐器切开颈部致死。

    进入现场:推测是尾随目标,进入家中(门窗完好,未有损伤,受害人有钥匙进屋)。

    特征1:此案受害人手上有抵抗伤。

    特征2:家中现金540元被盗,主卧衣柜和抽屉有翻动痕迹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林道:“大家谈谈对此案的看法,有什么谈什么,谈错了不要紧,没有谈到要点也不要紧,不要拘束。”

    樊傻儿和葛朗台来到专案组以后完全没有进入角色。

    离开禁毒支队,樊傻儿如绷紧的皮筋一下放松,顿觉无聊,为了保持身体能力,天天在楼下健身和练拳。葛朗台趁着专案组正在建设的相对空闲期,帮助老婆家族做生意。葛朗台老婆多次感慨:专案组一直这样闲下去,那得多么幸福。

    两人心思不在案件上,自然谈不出有价值的看法。

    田甜是法医学专业毕业,在刑警队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经验,她从专业角度道:“总共六刀,颈部喉头有一处创伤深达气管,这是致命一刀;手掌有贯通伤口,这是抵抗伤。凶手体力比较好,最有可能是屠夫或者医生之类有经验的。”

    樊傻儿反驳道:“那可不一定。以我的力量也能形成类似伤口。”

    田甜给了樊傻儿一个白眼。

    樊傻儿很无辜地道:“你不用翻白眼,支队长让我们随心所欲地谈。”

    朱林道:“这种命案积案就是需要跳出惯性思维。葛向东,你也谈。”

    葛朗台昨夜熬了夜,接连打哈欠,道:“案发时,市局抽调精兵强将,忙了几个月都没有搞出名堂。现在隔了这么久,再来弄,白费力气。这是我的大实话。”

    朱林瞪了葛朗台一眼,提高声音,道:“你这种态度不对。如果我们放弃,那么这几个案子将永远都破不了。你想一想受害者家属,他们天天受煎熬,期盼案件真相大白。我们不能放弃,绝对不能。”

    葛朗台暗自腹诽:“退居二线了,还在唱高调。明明让畅所欲言,结果又不让说真话。”

    现场之人只有侯大利知道朱林不是唱高调。杀害杨帆的凶手逍遥法外,吃香喝辣,杨帆却在最美好年华永远离开人世,每次想到这一点,他的心就会痛得缩成一团。

    田甜继续发问,道:“卷宗为什么是用‘切开’颈部,而不是‘割开’?”

    樊傻儿抬杠道:“切和割有区别吗?就是当年写报告时选了一个字眼。”

    “肯定不一样,下意识的用词往往能体现真实状况。”田甜道。

    在侯大利印象中,田甜非常冷,说话很短。如今到了专案组,他发现田甜还是愿意说话的,她的话题很硬,和法医身份非常符合。

    朱林非常熟悉丁丽案,大家议论之时,思绪飞向了1994年。

    那时朱林是刑警支队副支队长,兼任一大队大队长。接到报警电话以后,他离开会场,迅速赶到现场。进屋,地面全是血,腥气浓重,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,血腥气飞腾起来,冲进鼻子,依附到头发和衣服角落。朱林刚穿上夫人送的新衣服,进入现场后,便明白这新衣服只能丢掉,否则永远都有那个味道。

    最先到达现场的一名年轻刑警转身跑出现场,翻江倒海地呕吐。

    朱林对现场印象非常深刻:丁丽身体赤裸,喉咙被切开,头几乎断掉。凶手离开得很从容,作案后还洗过澡。在浴室喷头的铁栏杆上找到一枚不属丁丽和丁家人的指纹,还有几根头发。

    警方首先将重点排查对象放在丁家的亲戚和熟人圈内,其次是丁晨光生意竞争对手,最后是有前科、劣迹的人。

    丁丽遇害之时,丁晨光已经是江州发展得不错的企业家。其女被害,江州市公安局相当重视,成立专案组,调集刑警精干力量开展案侦工作。在侦破遇阻后,省厅刑侦专家来到江州,仍然没有突破。

    专案组第一次接触具体案件,讨论并不深入,侯大利随后讲述后面四个未侦破案件的基本情况。

    第二个案子,发案时间是2001年11月20日,蒋昌盛被人用圆铁锤敲破颅骨,跌落河中,溺水而死。性别:男;职业:农民,生产队长;年龄:46岁。

    第三个案子,发案时间是2001年12月17日,王涛被人捅死。性别:男;职业:银行职员;年龄:32岁。

    第四个案子,发案时间是2002年2月7日,赵冰如被割喉。性别:女;职业:教师;年龄:27岁。

    第五个案子,发案时间是2006年12月23日,章红被扼颈窒息死亡。经尸检,死者体内有大剂量安眠药。性别:女;职业:大学生;年龄:20岁。

    这五个案件没有并案侦查。并案侦查是指侦查主体就同一地区或相邻地区,发生的两起以上系列性刑事案件,经分析认定为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人所为,并据此将这些案件结合起来,对其进行合并分析调查,找出其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,全面、统一组织实施侦查的一种侦查破案方式。

    并案侦查要达到迅速破案的目的,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,即这些所并案件必须为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分子所为,实质上就是对各案的犯罪分子做出同一认定的过程。根据能否直接对犯罪主体同一认定,可将客观事实分为两大类:第一类是特定并案条件,即能够直接、确凿地证实数个案件为一人或一伙犯罪分子所为的客观事实,它所反映的犯罪人的特征一般都是特殊的、独有的;第二类是一般并案条件,是通过对案件中相同或相似体貌特征、作案手法等综合分析比对,所做出的同一认定。

    这五个案子明显不符合第一类,最早一个案子与最后一个案子中间相隔十二年,从痕迹物证、作案目标、作案手段、犯罪体貌特征等方面没有找到内在联系。朱林凭老刑警直觉,一直认为五个命案肯定有联系,可是直觉没有证据支撑,最终无法并案。

    这期间江州发生的其他杀人案虽然还有犯罪分子逃脱未归案,但是能找出明确的犯罪分子以及作案动机,剩下的是何时抓捕归案。只有这五个案子扑朔迷离,成为积案。

    侯大利介绍案情之时,田甜盯着其眉毛有几分走神。专案组这个小年轻儿整个眼皮上都是眉毛,看起来十分奇怪。若不是这个怪异粗眉毛,他应该很英俊。有了粗眉毛,英俊程度大打折扣,但却因此有一种怪异魅力,减少了新刑警常有的生涩感,增加了资深刑警才有的沧桑感。

    介绍完五个未破命案的基本情况,午餐时间到了。刘战刚听完介绍就离开刑警老楼,对面中餐厅送来五人午餐。名义是工作餐,实则内容丰富。每天一道主菜,或鱼或鸡或鸭,或牛或羊或海鲜,食材好,厨艺佳,味道棒。五人筷子翻动,很是爽快。

    若是按照标准,午餐绝对不能吃到如此品质的饭菜。之所以能品尝美食,与刑警老楼对面的餐馆有关。对面餐馆由联络员常总新近买下,重新装修,聘请了高级厨师。专案组按市局制定的用餐标准付费,餐馆则按照“标准”按时送来午餐。

    今天午餐是红烧牛肉,大家正吃得香,田甜突然放下筷子,道:“受害人丁丽脖子那一刀切得狠深,刀法利索,而且切的是静脉。侯大利,你是政法大学刑侦系毕业,多少学了点东西。让你下手,你能不能分清动脉还是静脉?”

    “会不会聊天哪,什么叫多少学了点东西?我能够分清楚动脉和静脉。”侯大利没有放下碗,吃得香甜。

    葛朗台想起卷宗上的现场相片,干呕数声,道:“别看我,我分得清楚动脉和静脉。”

    侯大利毕业于政法大学,能分清颈部动脉和静脉很正常,葛朗台分得清楚则有些出乎田甜意料:“你为什么分得清楚动脉和静脉?”

    葛朗台道:“我学美术,研究过人体结构。”

    田甜道:“学美术的,为什么当警察?”

    葛朗台胖脸上挤出一个恶狠狠的白眼,道:“你这么如花似玉的女孩子,为什么当法医?”

    樊傻儿大口嚼红烧牛肉,津津有味地听两人辩论,当田甜目光转来时,主动承认道:“我分不清动脉和静脉。”

    田甜道:“樊勇警院毕业都分不清颈部动脉和静脉,更别说普通人了。从现场勘查报告来看,凶手非常从容,一点不慌张,从这点来说,极有可能是有意为之。所以我判断此人是医生、屠户,或者从事过相关行业。”

    葛朗台胖脸上肌肉抽搐,道:“拜托,你们别在吃饭的时候讨论案子,要讨论案子也行,不要讨论得这么恶心。”

    朱林默默吃饭,似乎没有听到大家讨论。

    田甜原本存了在吃饭时间给大家添添堵的恶趣味,谁知只有葛朗台略有不适,其他人都很淡定地吃饭,没有被“血腥”吓住,顿觉无趣。她停下说话以后,父亲蹲在监狱里吃大白菜馒头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,情绪顿时低落,食欲全无。

    午饭之后,侯大利回到档案室。

    档案室是里外套间。里间装有新门新锁,专门用来装档案。前间六张椅子和一张大桌子,专案组成员可以在此阅读档案。

    侯大利进入档案室后,笑容消失,神情严肃地将四套卷宗装入柜子,留下蒋昌盛案卷。

    杨帆遇害不久,蒋昌盛在世安桥附近落水死亡。法医发现蒋昌盛头部塌陷,落水前曾被钝器重击,然后掉入水中溺亡。

    在小会议室讲述蒋昌盛案子时,侯大利表情平静,纯粹以专案组民警角度进行客观描述。此刻独自面对案子,他双手按住额头,脑中浮现出当年那一抹红色。

    卷宗里有蒋昌盛尸体相片,蒋昌盛尸体在水中浸泡之后完全浮肿,与杨帆落水后状况非常相似。

    出事地点接近,尸体状况相似,不同之处是杨帆没有受伤,蒋昌盛落水前受到过袭击。

    长期以来,杨帆案丝毫没有头绪。侯大利到山南政法大学读书以后,随着水平提高,越来越认识到破案机会实在渺茫,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    他以前是在绝望中坚持,如行走在黑暗的隧道之中,前面没有任何光源,虽然努力向前,不免绝望。蒋昌盛案犹如前行隧道里依稀可见的光源,这个光源或许只是幻觉,但也让他感到希望。

    下午,专案组继续开会。

    朱林来到专案组以后迅速“蜕化”,端起保温杯,活脱脱一个标准消瘦版本的中年油腻男。当他放下保温杯,谈起案子时,这才恢复老刑警支队长的气质。

    “现场,现场,还是现场,现场才是破案的源泉。五个案子是积案,并不意味现场全部消失,将现场和卷宗结合起来,才有可能在看似没有发生过的影像背后,找到隐藏的真相……专案组从人员来说相当于一个探组,分成两个小组,侯大利和田甜一组,葛向东和樊勇一组。从今天开始,读案卷,走现场,从头开始做调查。”

    在退休之前哪怕能仅仅破掉一个命案积案,朱林也能求得心理安慰。破掉“仅仅”一个积案并不容易,因为命案发生之时,刑警支队汇集了全市刑侦最强力量,没有破案,说明案件有特别难度。

    命案积案因为时间长久而少有人关注,加之这类积案又有特别难度,专案组是否破案都没有太大社会影响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专案组不能主动寻找任务,队伍将无所事事,无所事事的后果是队伍涣散。队伍若是涣散,专案组将成为真正的墙上装饰。

    座谈会结束,葛朗台和樊傻儿前往丁丽案发现场,侯大利和田甜前往蒋昌盛案发现场。

    专案组暂时只有一辆警车,葛、樊小组将警车开走,侯大利开越野车前往蒋昌盛案件的案发现场。

    “田甜,你不用开车,今天我当驾驶员。”

    侯大利和田甜是搭档,前往现场若是用两台车,未免太隔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