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:上元节-《我要修剑仙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乾京城上空的纸灯挤满夜宇。

    身为观星楼大神官的陈楚仁甩袖一挥,夜空中随风飘动的所有花灯便在瞬间静止,如同被施展了定身咒,跟着陈楚仁五指翻动,单手结印,无数盏花灯开始有序排列,徐徐转动,笼罩在整座乾京城之上,形成盛开的花朵,美轮美奂。

    见此一幕,头戴冠簪,身穿儒袍的老者称赞道:“陈兄的只手乾坤不愧是世间罕见的大神通,这等手段真叫人羡慕不已。”

    陈楚仁笑呵呵道:“鉴尘兄,让你看笑话了,若说神通手段,谁又能比得过你这位天下读书人的师长,我可是有所耳闻,书院最近在仙道碑文的研究上又有进展,怕是超越天明宗指日可待了。”

    身为黑山书院的院长,罗鉴尘对此评价不置可否,摆了摆衣袖,岔开话题道:“陈兄,差不多也是该到时辰了,是你的山河坊先出,还是我书院的文墨坊先出。”

    陈楚仁瞥了一眼半丈外的魏贤,对着这位帝君身旁的近臣道:“自然是应该长乐坊先出。”

    罗鉴尘笑眯眯道:“甚好。”

    身穿红袍的魏贤没有言语,独身朝着龙船内的宫殿走去,片刻后手中捧着一座木雕原路返回,这木雕仅有两个巴掌大,形状如同实心的半圆木碗,平面雕刻有精美的屋阁、台阶、屏扇、灯笼,看起来小巧玲珑,精美巧妙。

    魏贤捧着木雕回到陈楚仁与罗鉴尘身后,细着嗓音道:“君上应允,当以长乐坊先出。”

    出字脱口而出的瞬间,木雕塑飞出龙船,坠向天街,落在第四座仙人遗像与第五座仙人遗像中间,离地四丈,而后仅在眨眼间膨胀变大,从原来的两个巴掌大小到直径足有五十丈。

    这时,上面的屋阁楼台尽数呈现在世人眼中,无一处不精美,无一处不雅致,就是比之皇城宫院内的宫殿也是丝毫不差,周围古树展开枝叶,成百上千朵梅花纷纷盛放,挂在高楼上的灯笼亮起五彩斑斓的光芒,里面皆是价值连城的名贵宝石。

    那落在起舞台后方的巨型屏扇徐徐展开,上面写有“长乐坊”三字。

    这就是长乐坊。

    由皇室掌控的一件精巧道器。

    每到上元节来临时,就会在帝君的授意下祭出,作为舞者起舞的地方。

    长乐坊已出,自幼在乾京城生长的本地人早就掐好时辰围在天街附近,便是头次进京者也会在旁人的告知下前来此观舞,不需片刻,这里就已是人山人海。

    那些实力深厚的修士不愿与普通凡人挤在下方,便纷纷祭出法宝,凌空而立。

    若是以往,乾京城禁置修士腾空,不过上元节这天却是可以消除禁置。

    但仍是不可离地五丈,超过龙船所在的高度。

    于是当许知秋与姜越鲤赶到此处时,就看到离地三四丈高的半空中漂浮着各式各样的法宝,不少结丹老怪、元婴大修端坐其中,场面甚为壮观!

    姜越鲤没有在意这些,只是盯着长乐坊道:“这就是长乐坊,为何没人起舞?”

    许知秋头次进京,哪里知晓。

    这时附近有人道:“快了,快了,马上就有仙子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几乎是压着这句话,数十位身穿轻薄纱衣的貌美女子便从天街北侧出现,她们来到长乐坊下方,抬臂一挥,有薄如蝉翼般的白纱向着长乐坊飘去,跟着她们提气借力,以白纱作为阶梯,飘向长乐坊。

    这些貌美女子身姿轻盈,纱衣飘飘,看上去倒真像是临尘凡间的仙女欲要乘风返回仙宫。

    看得无数人都痴迷了眼。

    而后,女子们登入长乐坊的起舞台,有人抚弦弹琴,有人独奏排箫,另有人怀抱琵琶五指翻弹……各种乐器在擅长宫乐的女子手中演奏出美妙的乐曲。

    随着乐曲出现,舞者开始在起舞台上翩翩起舞,时而抬腕低眉,时而轻舒云手,手中羽扇合拢握起,似笔走游龙绘丹青,又似鸾凤展翅撩月弦,玉袖生风,翩若惊鸿。

    其舞姿之美妙,就连许知秋这种不懂舞曲的门外汉也是看得津津有味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